修文蜈蚣桥

2022/4/28 15:24:41

  蜈蚣桥,又名龙源桥,位于修文县城西10公里处蜈蚣坡。南北向,横跨花桥河,系古代龙场驿(今修文)至六广驿(今六广)之重要津梁。

src=http___p6.itc.cn_images01_20201027_81af621a9a0a475b94f7df516be5b966.jpeg&refer=http___p6.itc.webp.jpg

  蜈蚣桥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为奢香夫人所建。奢香被贵州都指挥使马晔借故鞭笞后,忍辱负重,驰赴京师,向朱元璋告发马晔。朱元璋为安定西南边疆,忍痛处理了马晔,便问奢香何以为报。奢香表示,愿开山凿石,辟结中原驿道。回到贵州,开辟龙场九驿,修建水西石桥。其中,蜈蚣桥位居十桥之首。

  桥建成后,历经多次维修、重建。据镌于正德六年(1511年)的《建十桥碑记》记载,蜈蚣、秀水、麦稼等“水西十桥”,乃贵州宣慰使安氏父子为之。“自成化己丑始事,至丙午迄功,历世以三。”所谓“历世以三”,即从成化五年(1469年)至二十二年(1486年)的17年间,经历安观、安贵荣、安佐三任宣慰使。到万历年间,安国亨又重修水西十桥,并将蜈蚣桥改称“龙源桥”。据镌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的《重修十桥碑记》记载,蜈蚣桥因“六广之役”毁于兵燹,万历十九年(1591年)二月重建,二十一年(1593年)四月落成。

  现存之蜈蚣桥即龙源桥为三孔石拱桥,长64米,宽11米,高9米。两侧建有石栏,栏板20块,透雕云雷纹;望柱22根,圆雕石狮子。

src=http___p0.itc.cn_images01_20201027_6aabc7fc8c9c49eca9d52fa319e4af77.jpeg&refer=http___p0.itc.webp.jpg

蜈蚣桥为三孔石拱桥,桥身基本完好。桥面长40米,宽10米,高9米,孔高8米,孔距7米,桥身采用很大的方墩石修砌,榫卯结构,每石精工细錾,灰缝如线,整桥犹如一块巨石,经人精心雕琢后安放在花桥河上。桥面用规则石板铺就,数百年经行人、牲畜踩踏,仍然平整如初。建桥所用石料,均采自距桥1500余米的花塔山上,在工程浩大,耗料之多,运输艰难的情况下,把桥建得这样坚实精致,实属罕见,五百多年来,此桥屡遭洪水冲击,至今安然无恙,显示了贵州各兄弟民族的聪慧和力量。

  在桥孔的顶部各有一倒垂的石鼻,中有一杯口大穿孔,中孔石鼻是当年建桥时悬挂折龙剑的地方。传说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大雨滂沱,洪水汹涌,眼看就要把桥身冲垮,这时忽见桥下剑光闪烁,照得河两岸如同白昼,在离桥上游了一里多的河面,一条黑色蛟龙正向桥下游来,当它看到斩龙剑寒光闪耀,立即掉头逃遁,刚一回头,龙头便触岸边山麓,顿时一声巨响,崖壁飞升千尺,崖下形成深十余丈,宽长百余丈的深潭,名“回龙潭”又名“黑龙潭”。霎时蛟龙不知去向,洪水随之消退,斩龙剑也不翼而飞。现回龙潭碧波幽幽,清澈微激,与天生桥连接在一起,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桥的其余两孔悬挂钟,水将满桥孔,钟会发出响声,警示人们这时过桥危险。但不知何时脱落。1988年6月,村民赵连才在河里洗澡发现一黑色半圆形铁器,拿回家给父亲赵炳荣看,赵老一看是蜈蚣桥下悬挂的钟,便把它保存好,2001年7月交给了县文物管理所,现存于县文管所。

1651130392(1).png

  桥面两侧各竖有23根方形望柱,柱间镶有22块长方形透雕与浮雕相结合的波浪纹、云纹石栏板,两桥头和中间望柱上部各雕刻有一只形态生动,顽皮活泼的老虎。为什么不雕刻狮子而雕刻虎呢?这是因为安氏为彝族,经查,彝族的祖先图腾崇拜物是虎,蜈蚣桥始建,重建、维修均为安氏世代所作,所以便把虎的形象雕刻置于此桥上。桥的北面竖有并列石碑二块,其左为明正德六年(1511)赐进士翰林院周文撰书《建十桥记》碑。右为万历二十二年夏(1594)翰林庶吉士李陈撰写《重修十桥记》碑。


推荐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