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小白如何去做好一个直播运营?
2022 年直播运营主要看的不是业绩,而是你现在还能不能从 0 开始做好直播。毕竟直播运营现在绝大部分都是做新项目,所以某红书上才有那么多「又干废一个号」的笔记。答主从 2021 年开始,所有的账号都是从 0 开始,不动用自己原来的资源,也干废了很多号。
现在都是很多个号同时做,有的好一些,有的差一些,这个跟那些已经有很长时间吗沉淀的账号当然没法比,但是相信接下来的账号一定会越来越好。
今天跟大家讲的直播运营包括:
基本行业现状和具体的岗位工作内容。
干货满满,注意品读,说不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一、正确认识正规的直播运营模型
首先我们从运营的角度看直播的「金三角」模型:
通过这个金三角模型,我们构建一套可循环的直播运营生态链,而不是做「一锤子生意」
这个模型解释了直播间的基本运营概念。
1、找到他:引流
找到用户,也就是流量来源,是商业逻辑的核心,直播间标签作为流量定向点
2、跟他玩:运营活动策划等环节
直播间的预热和娱乐剧本都属于这个范围,直播间的本质是娱乐,用户玩开心了才有可能进行成交
3、成交他:数据运营和成交营销等环节
直播间介绍产品,抓住用户需求点进行成交,随后进行流量重定向
之前的回答中就详细说过:直播,就是做直播这么生意的。
这个模型不难理解,我们可以用两句通俗的话来解释:
一个直播间能不能运营成功,取决于你的引流能不能成功;
流量来了之后不精准,会导致直播间被打上错误的标签,所以成交一波后往往无法延续;
一般来讲,直播运营的第一波成交都是贴钱做福利以达到引流的目的,可能成本 21 块的商品卖 19.9 元,还不算快递费、人工成本、推广成本等,这时候如果做一锤子买卖,ROI 肯定是拉不平的。
所以成在「成交他」这个环节以后,做标签定义决定着下一场直播能不能成功,而真正赚钱的都在下一场直播里。
跟传统的生意理解并不一样,直播间并不是依靠上一波用户做分享裂变(实际上现在用户的分享意愿也非常低),而是利用上一波用户的活跃属性来定义下一场直播系统给你推送的自然流量。
所以我们做的成交,并不是要让用户对我们感恩戴德,然后分享我们的直播间,这个根本不现实——
我们只需要第一波用户在直播间玩得开心,停留久一点,多说话活跃就够了
也就是,我们的运营目标变成了:
·用户在直播间的停留时长 √
·用户在直播间的活跃程度(如发言,点赞) √
·直播间对用户的正向吸引(流量吻合度) √
而传统生意的运营目标则是:
·形成良好的口碑,让用户帮你转发分享(介绍);
·服务好用户,争取让他下次还来;
发现没有:传统生意运营的核心主体是商品,而直播间运营的核心主体是「玩」,也就是用户的体验感和吻合度
——这就是大数据时代。
商品已经不是生意的第一维度,流量才是。
拉流量也不是传统电商那种拉一波洗一波,而是服务好第一波(哪怕不赚钱),才能获得更好的第二波流量。
这将为我们下一场真正赚钱的直播带来源源不断的优质精准流量——这是由系统决定的。
这就是直播运营的本质。
因此,在直播运营中,我们一定要将思路转变到:互联网运营。
作者:技能研究所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0378417/answer/260365970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近经常看到朋友圈和某红书,很多人都说一年干废好几个号,因为现在大部分企业做直播运营都是起号阶段,如果没有注意到刚刚说的那些问题,或者一些其他的基础运营问题,很容易导致账号标签混乱,后面就没有流量或者没有精准流量了,我们就说这个号废掉了。
所以没有基础的朋友,一定要及时学习,不然很容易被时代淘汰。
二、直播运营一天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发现很多朋友都会问这个问题,所以把这个问题也补充上了。
所以给大家放上一个直播运营的工作计划表,每天的内容大同小异,但是节奏是非常紧张的(直播运营一般晚上都要上班,因为直播时间段大部分选择在 19:00-22:00 这个黄金时间段,有些会选择半夜,这个另说)
直播运营的工作计划表
这个一天的工作计划,一般是一个新号开始直播的基础链路,基本都是包括:
写脚本
拍摄
对接直播
数据分析
推流
讨论
这个流程并不固定,而且已经有一定粉丝基础量的直播运营,可能会更加倾向于数据分析和投入产出的把控,甚至对商品的优化,也可能作为主要内容。
不同项目的区别还是挺大的,这里只是列举了一种比较典型的,毕竟现在很多直播都是新起的号,基本都是这类流程。
整个工作流程大家也可以看得出来,其实新手第一眼会觉得很累,但是真正做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最关键的是:
直播间真正做起来后,流量和成交真的是非常可观的,这个成就感也是非常强的。
一个刚起号不久的直播间,一开始做了 5 个号,就这个成功活了下来,一直数据都不错。
(其他的号也有数据,但是一天成交金额只有几千,算下来是亏损的,看数据也可以判断是标签翻车了)
标签怎样才能算翻车这个,涉及到一个系统化的问题。
作者:技能研究所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